2018年,作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,我有幸入选郑州市第21批援赞比亚医疗队。彼时,我内心既充满期盼和激动,也有对神秘的非洲大地未知环境的茫然与彷徨,多种心理矛盾的交织叠加,个中滋味,外人难以体会。
不过,毕竟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影响,内心旋即便坚定了一个信念:能到非洲大地为非洲贫苦人民提供医疗服务,解除他们的疾病痛苦,将中国先进医疗水平及理念带入非洲大地,这是一份无比的光荣和自豪,使命如山,责任重大,我必须全力以赴,不负重托。
经过艰苦的半年英语培训,离开温暖和谐的家庭,撇下重病的母亲 ,我于2019年6月毅然踏上前往非洲的飞机。蔚蓝色的天空中,银翼带着我们的心一起飞翔、着陆。
抵达赞比亚之后,在省市卫健委、驻赞比亚大使馆及医疗队马超队长积极运作下,28人组成的医疗团队兵分多路、各司其职、很快投入战斗。
“人生贵有胸中竹,经得艰难考验时。”尽管之前我们对当地面临的困难作了充分的预估,然而,当我们到达各自岗位时,还是被眼前的困苦环境惊了一下。我所在的城市在恩多拉,居住的是满院荒草的简陋瓦房,用水、用电非常紧张,吃饭购物都是大问题。贫穷落后的现状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困难和麻烦,很多蔬菜和调味品都需要到另外一个城市购买,几个大男人需要想方设法自己做一些可口的饭菜 ,想吃一些在中国随便一个大街小巷都有的小吃都成了一种奢望,恩多拉教学医院设备陈旧、简陋,放射科只有一台普通X光机,没有电脑系统,只能手写报告。这些对于习惯享受国内便捷、高效生活和工作的我们而言,都成为一个个“拦路虎”。
“志行万里者,不中道而辍足。”面对不利条件,作为医疗点点长,我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,积极适应环境,迅速投入正常工作之中。生活中,大家自力更生、互帮互助,苦中作乐,时间常常在‘我学会蒸馒头啦,我能擀面条啦,我终于把豆子弄发芽啦’等等快乐中度过。最“啼笑皆非”的是,身处非洲这样的特殊环境之中,我略胖的身材竟然意外实现了多年未遂的完美减肥计划,体重减了20多斤,这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。工作中,大家齐心协力,密切配合,没有一丝一毫怨言,都在简陋的工作岗位上,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,发挥着来自一个东方大国医生的光和热。
在赞比亚工作和生活的华人众多,为华人提供医疗支持和保障,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。一年来,我们除了完成院区工作,分别到大学、企业及社区为当地居民及华人进行多场医疗知识演讲及各种培训,包括讲解和传授新冠肺炎病毒的相关知识和防护常识。
赞比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,这里的空气质量极好,每天邂逅的都是蓝天白云,让人呼吸舒畅、心旷神怡,优越的自然环境与朴实的非洲人民,让我们每个人都倍感干劲十足。
如果说,生活和工作中的艰难困苦,我们可以“笑对”的话,那么,当地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“杀手”——疟疾,则让我们时刻紧绷神经。由于恩多拉是非洲疟疾高发区,每批在此工作的医疗队员都会无可避免地感染疟疾。我也没能幸免,一年多来不幸五次感染疟疾。不过,在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之余,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,省、市卫健委、大使馆及医疗队队长马超每次都高度重视,多次看望、慰问,组织专家会诊,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、照顾下,我的5次疾病都很快得到控制。每想于此,与当地人相比,我从内心感觉到幸福和温暖,更加感受到中国的强大,时时为自己生长在中国而自豪。
自古忠孝两难全。援非期间,我的母亲因病不幸去世。每次想到母亲,我都感到悲伤不已,作为唯一的儿子,远在万里之外,不能在老人家身边陪护、守候,内心那种焦虑不安,伤心悲痛,都让我无法自持。即使母亲病逝已经一年多了,但我至今仍然处在深深的自责之中。当然,我的悲痛,领导都看在眼里、记在了心上。母亲患病期间,省、市卫健委及院领导在国内为我母亲提供了很好的医疗条件,并多次慰问家属。领导的贴心服务,为我们队员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后顾之忧,有这样的贴心后勤保障,让我在赞比亚得以继续安心的努力工作,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神圣任务。
归国已经近半年了,但在赞比亚生活和工作的一幕幕场景,如今仍历历在目,犹如在昨,总是不经意间进入我的梦里。我想,这段美好而难忘的人生经历,必将深深植入我的身体、血液和记忆,成为我生命中的深刻烙印和精神动力,鞭策、鼓舞着我不断直面困苦、挑战人生,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。
医院地址:二七区京广南路29号(京广路与长江路交叉口)
乘62、81、126、203、553、556、563、906、981、B16、Y17、111、B1路直达 地铁:五号线京广南路站下车向南500米
联系电话 0371-60331627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www.zz6y.cn © 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05665号-1
技术支持: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